安徽财经大学美术学一级学科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 科 代 码:130400
所属学科门类:美术学
所 属 学 院:艺术学院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能够胜任美术及相关领域的艺术创作及理论研究、在艺术院校和相关企事业、文化教育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 门人才。
基本要求:
(一)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勇于担当;严格遵守学术道德标准和学术规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具备较全面的人文素质和专业素养,较高的审美品质和真诚执着的艺术追求。
(三)具备扎实的美术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通晓中外美术的历史与现状,深入理解本学科发展脉络,具备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能够从事高水平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
4.能够掌握并运用一门外语,在本学科进行科学研究。
二、学制及在校年限
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基准学制为三年。累计在籍年限不超过四年。研究生在校学习的前三个学期为课程学习时间,第四、五、六学期为教学实践、社会调研、毕业创作、论文撰写与答辩时间。第四学期初开展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合格”的研究生,并预期能够满足申请学位的全部条件,可进入开题和学位论文撰写环节,申请三年毕业。
三、研究方向
本学科秉承“创新与应用互融”、“美术与市场结合”的办学理念,根据艺术市场发展规律,注重传统经典艺术与现代艺术创新与实践应用的结合,致力于走出一条美术研究与市场实践并重双赢的发展道路。
本学科下设四个研究方向:
(一)美术创作研究
(二)设计艺术研究
(三)美术教育研究
(四)美术史论与美术批评研究
四、培养方式
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论文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论文研究工作,系统掌握所在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硕士生的培养采取导师组指导下的导师负责制。
1.硕士研究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在美术学一级学科内进行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经所在一级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报送研究生处备案。
2.以导师组集体培养下的导师个人负责为基本原则,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团队作用的培养机制。
3.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根据课程特点灵活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4.采取系统的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讲授与讨论、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课内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对研究生进行培养。
5.提倡和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申请各种科研基金、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与各种学术活动。
6.严格实施中期考核、开题报告、预答辩、匿名外审、正式答辩的培养过程管理。通过中期考核的研究生方可进入开题报告环节,完成学位论文后经导师同意提交预答辩申请,申请批准后参加预答辩,通过预答辩的论文方可进入匿名外审环节,匿名评审合格的论文才能进入正式答辩环节。
五、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学位课(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课课),其中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和外语类课程。总学分不超过43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超过31学分,非学位课每门课不得超过1学分,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学分,学科竞赛2学分,学术活动2学分,实践活动2学分,毕业论文8学分。课程学分的计算方法为每学期课内16-18学时为1学分。课程教学原则上不超过四个学期,毕业论文写作不少于两个学期。具体详见《美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附表。
美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 学 时 | 开课学期 | 任课教师所在教学单位 | 备注 | ||||
1 | 2 | 3 | 4 | ||||||||
学位公共课 | 035160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36 | ●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7 学 分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1 | 18 | |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0351801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18 | | ●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二选一) | |||
0351802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18 | | ● | | | ||||
0371601 | 英语高级听说(外教) | 1 | 18 | ● | | | | 文学院 | |||
0371602 | 学术交流英语 | 2 | 36 | ● | | | | 文学院(四选一) | |||
0371603 | 学术英语阅读 | 2 | 36 | ● | | | | ||||
0371604 | 学术英语写作 | 2 | 36 | ● | | | | ||||
0371605 | 商务英语 | 2 | 36 | ● | | | | ||||
专业学位课 | 0362005 | 造型解析与表达 | 2 | 36 | ● | | | | 艺术学院 | 14 学 分 | |
0362006 | 形态素描研究 | 2 | 36 | | ● | | | 艺术学院 | |||
0362007 | 色彩研究 | 2 | 36 | ● | | | | 艺术学院 | |||
0362008 | 中外美术史专题研究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0362009 | 美术教育学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0362010 | 专业论文写作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0362011 | 美术创作理论研究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0362012 | 设计理论与实践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0362013 | 风景创意实践研究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0362014 | 人体艺术表现研究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0362015 | 时事主题性创作研究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方向 选修课 | 美术创作研究 | 0362016 | 中国绘画创作与材料研究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6 学 分 ︵ 可 跨 方 向 选 修 , 共 计 修 满 6 学 分 ︶ |
0362017 | 水墨人物创作实践研究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0362018 | 现代水墨创意实践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0362019 | 书法理论与创作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0362020 | 现代油画技法与材料研究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0362021 | 表现性油画创作研究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0362022 | 油画创作语言与形式研究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0362023 | 现当代油画创意实践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设计艺术研究 | 0362024 | 设计构成与创作研究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0362025 | 中外设计史专题研究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0362026 | 材料与设计实践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0362027 | 综合设计实践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美术教育研究 | | 中外艺术教育比较研究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0362029 | 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0362031 | 美术教学实践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美术史论与美术批评研究 | 0362032 | 中西方画论专题研究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0362033 | 中国古代美术史研究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0362034 | 美术批评专题研究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0362035 | 中外美术比较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 中国美学史专题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 中国文化史专题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 方法论与美术史研究 | 1 | 18 | | ● | | | 艺术学院 | |||
公共选修课 | 现代信息技术及应用类 | 研究生院统一开设 | 3学分 | ||||||||
体育、美育和艺术类 | |||||||||||
国情、省情、法学教育类 | |||||||||||
知识拓展类 | |||||||||||
必 修 环 节 | 文献综述 | 1 | 18 | | | ● | | | 1学分 | ||
学科竞赛 | 2 | 36 | ● | ● | ● | ● | | 2学分 | |||
学术活动 | 2 | 36 | ● | ● | ● | ● | | 1学分 | |||
实践活动 | 2 | 36 | ● | ● | ● | ● | | 1学分 | |||
毕业论文 | | 8学分 |
六、学科竞赛
为了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美术学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并取得相应学分。参照《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学科竞赛A、B、C类项目列表》,硕士研究生参加A、B、C类国家级和省级赛事获奖可取得2学分,硕士研究生参加A、B、C类校级赛事获得银奖、二等奖及以上奖项可取得2学分,硕士研究生参加A、B、C类校级赛事获得银奖、二等奖以下奖项可取得1学分。研究生毕业前将获奖证书或其他证明文件提交培养单位审核,研究生院复核。
学科竞赛学分替代。研究生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且署名单位为“安徽财经大学”或“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发表在校定C级期刊以上(参照安徽财经大学学术期刊分类目录(2019版))的论文或作品,可替代学科竞赛2学分。研究生参加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校级及以上学术论坛或学会主办的学术论坛(必须有省级以上政府行政部门或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作为协办单位)且提交的学术论文或作品获得二等奖及以上奖项,可替代学科竞赛2学分。研究生毕业前将期刊、奖状、成果等材料提交培养单位审核,研究生院复核。
七、学术活动与实践活动
(一)学术活动
为了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意识,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要求研究生应积极参加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各类学术活动,包括参加校内外作品展、学术报告会、学术论坛、前沿讲座以及各种专题研讨会等。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是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实行记录制度,具体按《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规定》(校政字〔2017〕53号)结合《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科研与实践管理办法》执行。
(二)实践活动
为了提高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开展社会责任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义务劳动、社区服务、文化宣传等社会责任教育活动和参加专业实习、校内三助岗位工作、实地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责任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是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实习申报制度,具体学分计算办法按《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实践活动管理规定》(校研字〔2015〕27号)结合《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三助”实施办法》(校研字〔2015〕162号)执行。
八、学位论文与答辩
学位论文与答辩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具体要求参照《安徽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执行。美术学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应能充分反映研究生已全面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各项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参照《安徽财经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修订)》文件执行。美术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按本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在全部课程学习结束并取得规定的学分,方可进入撰写论文阶段(一般从第四学期开始进行)。
(一)论文选题与开题
论文选题要符合其研究方向,紧贴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研究生的选题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经导师审核同意后,研究生就论文选题的有关内容向导师组作开题报告。
(二)论文撰写
硕士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论文撰写必须符合《安徽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校研字〔2014〕18号)规定的标准。
(三)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有预答辩和正式答辩两个环节组成,学生预答辩通过方可进行正式答辩(预答辩时间一般安排在正式答辩前三个月进行)。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应由3至7人组成,其中答辩委员会主席应为校外知名专家。根据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所提问题及研究生回答情况,答辩委员会成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等作出决议。论文获全体答辩委员会成员三分之二以上赞成票,并经培养单位教授委员会表决同意,方能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
九、学位申请与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培养环节和学分,达到《安徽财经大学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要求,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经本人申请,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
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的,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进行修改,重新申请答辩。重新答辩仍未通过的,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
十、研究生阅读书目
美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参考阅读书目
参考阅读书目 | 作者和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必读或选读 | 备注 |
中国艺术精神 | 徐复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7年 | 必读 | |
中国美术通史 | 2018年 | 必读 | | |
中国哲学简史 | 冯友兰.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85年 | 必读 | |
中国绘画美学史 | 陈传席.人民美术出版社 | 2002年 | 必读 | |
中国现代绘画史(1-3卷) | 李铸晋,万青力.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2年 | 必读 | |
关于构图问题 | 潘天寿.浙江美术出版社 | 2015年 | 必读 | |
中国画的构图 | 王伯敏.天津美术出版社 | 2012年 | 必读 | |
中国画论辑要 | 周积寅.江苏美术出版社 | 1985年 | 必读 | |
画语录 | [清]石涛.荣宝斋 | 1996年 | 必读 | |
中华文化史 | 冯天瑜.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0年 | 必读 | |
美学四讲 | 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2002年 | 必读 | |
艺术风格学 | [瑞士]沃尔夫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5年 | 必读 | |
艺术心理学新论 |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郭小平译商务印书馆 | 2003年 | 必读 | |
艺术的故事 | [英]贡布里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 1999年 | 必读 | |
艺术哲学 | [法]丹纳.重庆出版社 | 2006年 | 必读 | |
萨特论艺术 | [法]萨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2年 | 必读 | |
论艺术的精神 | [俄]康定斯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87年 | 必读 | |
现代艺术哲学 | [英]赫伯特·里德.朱伯雄,曹剑译, 百花文艺出版社 | 1999年 | 必读 | |
西方现代艺术史 | [美]阿纳森.邹德侬等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1986年 | 必读 | |
西方美术名著选译 | 宗白华.安徽教育出版社 | 2006年 | 必读 | |
古典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导论 | [瑞士]沃尔夫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1年 | 必读 | |
美学原理新编 | 杨辛,甘霖.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8年 | 必读 | |
艺术心理学新论 |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郭小平译,商务印书馆 | 2003年 | 必读 | |
我读石涛画语录 | 吴冠中.荣宝斋出版社 | 1997年 | 必读 | |
中国线性艺术论 | 陈龙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5年 | 必读 | |
绘画形式语言研究 | 蒋 跃.安徽美术出版社 | 2009年 | 必读 | |
中国油画图式研究 | 刘少牛.辽宁人民出版社 | 2018年 | 必读 | |
意象油画研究 | 汪东声.文化艺术出版社 | 2010年 | 必读 | |
美术教育学新编著 | 尹少淳.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9年 | 必读 | |
新生代美术教育家书系 | 尹少淳.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4年 | 必读 | |
教育学 | 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16年 | 必读 | |
教育心理学 | 张大均.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15 年 | 必读 | |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第10版 中文版) | [美]罗伯特·斯莱文.人民邮电出版社 | 2016年 | 必读 | |
设计心理学(全四册) | [美]唐纳德• A • 诺曼.中信出版社, | 2016年 | 必读 | |
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 | 李立新.江苏美术出版社 | 2009年 | 必读 | |
设计,在人人设计的时代:社会创新设计导论 | [意]埃佐•曼奇尼.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16年 | 必读 | |
设计思维手册:斯坦福创新方法论 | [德] 迈克尔·勒威克.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9 | 必读 | |
设计师的系统思维 | 梁颖.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9年 | 必读 | |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 | 楼庆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 2001年 | 选读 | |
中国前卫艺术状况 | 高氏兄弟.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02年 | 选读 | |
古代岩画 | 陈兆复.文物出版社 | 2002年 | 选读 | |
图像时代 | [斯洛文尼亚]阿莱斯·艾尔雅维茨. 吉林人民出版社 | 2003年 | 选读 | |
艺术批评史 | [意]里奥奈罗·文杜里.江苏教育出版社 | 2006年 | 选读 | |
中国书画鉴定 | 谢稚柳.东方出版社 | 2007年 | 选读 | |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 沈从文.上海书店出版社 | 2007年 | 选读 | |
重屏:中国绘画的媒材和表现 | 巫鸿.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9年 | 选读 | |
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 | 柯律格.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1年 | 选读 | |
图说中国绘画史 | [美]高居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 2014年 | 选读 | |
隐秘的知识:重新发现西方绘画大师的失传技艺(增订版) | [英]霍克尼.浙江美术出版社 | 2013年 | 选读 | |
艺术与错觉——图像再现的心理学研究 | 贡布里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4年 | 必读 | |
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 | 欧文·潘诺夫斯基.上海三联书店 | 2019年 | 必读 | |
图像学与中国美术史研究 | 刘伟冬.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20年 | 必读 | |
实在的回归:世纪末的前卫艺术 | [美]家哈尔·福斯特.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2015年 | 选读 | |
风格与观念:高居翰中国绘画史文集 | 范景中.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2012年 | 选读 | |
艺术的意义 | 常宁生.江苏美术出版社 | 2007年 | 选读 | |
视觉形式的生命 | 张 坚.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2004年 | 选读 | |
油画写意性研究 | 张绍敦.文化艺术出版社 | 2016年 | 选读 | |
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比较研究 | 李倍雷.荣宝斋出版社 | 2006年 | 选读 | |
中西绘画图式与时空观念比较 | 刘 斌.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17年 | 选读 | |
世界美术史 | 朱伯雄.山东美术出版社 | 1988年 | 选读 | |
批评的时代:20世纪末中国美术批评文萃 | 贾方舟.广西美术出版社 | 2007年 | 选读 | |
风雅之好:明代嘉万年间的书画消费 | 叶康宁.商务印书馆 | 2017年 | 选读 | |
《韩熙载夜宴图》图像研究 | 张朋川.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6年 | 选读 | |
《洛神赋图》与中国古代故事画 | 陈葆真.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2年 | 选读 | |
十一、其它
1.本培养方案由美术学一级学科指导委员会负责解释。
2.本培养方案自2021级美术学硕士研究生起执行。